第一,中国制造从大规模、复杂性、开放性的维度看,是世界第一,而且是独一无二的。目前,正处于中美贸易战的敏感时期,没有必要在全球总是过于强调“中国制造的能力,这样的做法,只会在全球树敌,对于优化自身产业布局也没有实质意义,中国制造业应该韬光养晦。当然,在背后也要积极努力,继续和全球创新深度结合。
第二,中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,可能连一条标准化的生产线也没有。很多还是家庭作坊式生产,之所以能够给人们”物美价廉”的印象,是因为中国的“超大规模”性带来的规模效益。中国企业现在存在的问题,就是什么样的订单都敢接。可是自身的技术、工艺水平、质量保证能力等,与客户的要求期望不符。这给中国制造业的长期发展,留下来很大的隐患。
第三,中国制造的升级不是原来的东西不要了,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。所以地基稳不稳,对后期发展很重要。我们要在技术普及、工艺能力提高、技术人员储备等方面,做好准备。
第四,中国制造具备的完整产业链,是支持科技创新最好的土壤。但是按照任务分解的思维,每个制造环节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还需迅速提高,只有这样,才能更好地支撑创新。